非金属零件耐热空气老化性能 的标准化测试方法
非金属零件耐热空气老化性能 的标准化测试方法。其核心是通过高温加速材料的老化,以评估其在长期使用后的性能变化。
为了让您更直观地理解这个测试流程,我为您绘制了以下示意图:

以下是该标准文本中每个要点的详细解读:
1. 试验准备- 目的: 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,避免外部干扰。
- 关键要求:
- 隔离放置: 样品之间、样品与箱壁之间不能接触,确保热空气均匀流通,防止局部过热。
- 模拟受力: 样品在老化箱中的受压状态和接触的材料,必须与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一致。例如,一个密封圈如果在使用时被压紧,那么在测试时也应被安装在夹具中并施加同样的压力。
2. 试验条件
该标准提供了两种测试方案,如上图流程所示,其选择取决于样品是否耐受标准高温。
方案一:标准试验
- 温度: (120 ± 2)°C
- 时间: 180天 (约6个月)
- 适用: 能够承受120°C高温而不发生软化和变形的材料。
方案二:替代试验(时间-温度等效)
- 触发条件: 样品在120°C下会发生软化变形。
- 温度要求: 试验温度可以降低,但不得低于70°C。
- 时间计算: 采用公式 `D = 737000 × e^(-0.0693t)` 计算所需时间。
- `D`: 试验持续时间 (天)
- `e`: 自然常数,约等于 2.7183
- `t`: 选定的试验温度 (°C)
公式解读:
这个公式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,它描述了化学反应速率(此处为材料老化)与温度之间的指数关系。温度越低,老化速率越慢,所需的测试时间就越长。
举例说明:
如果一个样品只能在 90°C 下进行测试,那么持续时间计算如下:
```
D = 737000 × (2.7183)^(-0.0693 × 90)
= 737000 × (2.7183)^(-6.237)
≈ 737000 × 0.00196
≈ 1446 天 (约4年)
```
可以看到,温度从120°C降到90°C,测试时间从180天急剧增加到约4年,这体现了加速老化试验中温度对时间的巨大影响。
3. 试验后处理
- 冷却: 测试后,样品必须在 (23±2)°C 的室温空气中冷却至少24小时。这是为了消除热应力,使样品状态稳定,确保后续检测的准确性。
- 检查时限: 冷却后,必须在72小时(3天)内完成检查。
- 结果记录: 检查并记录样品的老化结果,通常包括:
- 外观变化: 如开裂、起泡、粉化、粘性、变形、变色等。
- 物理性能变化: 如硬度、弹性、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测试。
核心总结
这个试验方法是一个科学、严谨的加速老化测试,通过提高温度来模拟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情况。它为评估不同耐温等级的非金属材料(如橡胶、塑料等)的长期热稳定性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依据。
